乐文小说>历史小说>创业在晚唐>第四百六十九章 :神策
  广明元年,四月二十二日,长安城内奔走相告。

  神策军招人了,这一次朝廷开恩,招募不再看家资,只要够胆你就来,神策军不拘一格用人才。

  而且来了就发八十贯安家费,队伍开拔再发八十贯。

  长安城是天下最富裕的城市,但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赤贫,要么就是背上了一大堆的债务。

 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做生意做赔的,或者给不出寺庙和神策军利息钱而破产的。

  这些人都有蛇道,和外乡人还懵懵懂懂呢,他们就已经晓得神策军花这般大价钱的原因了。

  那就是黄巢大军已经往潼关杀来了!

  他们怕不怕?当然怕!

  但这一百六十贯的钱,他们更需要,没这笔钱,他们最后也是要被寺庙雇佣的追债人给殴死在臭水沟里。

  不如领了这笔钱先去救急,至于打不打黄巢,那就再看吧。

  天塌了,还有高个顶着,国家大事,他们操哪门子心啊!

  于是,这赏格一出,长安城内的赤贫、无资踊跃投军,很快就补齐了此前的空缺。

  然后朝廷就不招了!

  这让一些没能入选的,各个扼腕叹息,直呼慢了一步,连累子孙享富贵了。

  ……

  自张承范率领三千神策军奔赴潼关时,田令孜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。

  如果别人都对神策军有幻觉的话,这个掌兵四年的神策中尉却非常清楚,此时已经无法阻挡黄巢入关了。

  所以他已经连夜派人出京去西川,令他的兄长准备迎架事宜。

  至于张承范去支援潼关?田令孜也不认为能守得住的,最多延缓一下黄巢入关的时间,只要能让陛下和他从容幸蜀,就算完成任务了。

  不过在张承范走后,陛下催促援兵又着急,田令孜就想到招募长安市井,让他们先去支援,反正潼关险峻,只要是个人站在那边,敌人都上不来。

  对于当年安史之乱中潼关之败,田令孜知之甚深,晓得当年潼关不是被叛军攻下来的,而是玄宗皇帝非要哥舒翰出关野战所以才大败。

  现在他田令孜吸取教训,肯定是不会让张承范和齐克让出关的。

  如此潼关再差再差,也能为他们争取个一个多月吧。

  有一个多月时间的准备,足够他们从从容容,游刃有余地去西川了。

  后面,下面的人又回报了一个消息,说神策军这次招兵,长安市井踊跃争先,没一会名额就满了,大家还在闹呢。

  田令孜听之很是满意,觉得至少民心可用,于是大手一挥,决定再放出两千名额,给这些长安好汉子。

  果然,名额一出,长安各坊的赤贫和无资都来了,甚至一些城狐社鼠看到这边直接发钱,也涌了过来。

  而别人一看连地头蛇都来了,那就更是放心,觉得这是天大的机会。

  至于黄巢打不打得进来?潼关险不险要,他们不知道;神策军能不能打,他们也不知道,但他们知道一事,那就是长安的贵人们,反正没跑。

  那还怕什么?人生能有几回搏?祖宗搏了,儿孙福。

  就这样,双方都不晓得对方的实力,各个欢颜。

  ……

  这些市井且不知,长安各坊的高院内,早已是备满车马,各家都已经收拾细软,一旦不对,立刻出京。

  此时,中书舍人裴澈正匆匆奔回宅内,就看见一些家奴正费力地把一些大箱搬上车。

  他皱眉问道:

  “带的什么东西?那么沉?”

  家奴们赶忙解释:

  “是夫人要带的罗裳和一些香薰。”

  裴澈差点就要骂出声,但在这些下人的面,他忍住了,只是亲自吩咐他们:

  “这些都不要去弄了!”

  “去坊边张胡饼那边跑一趟,他们那有多少胡饼就买多少回来!不要声张,可明白?”

  几个家奴连忙点头,然后就分出一个去张胡饼那边,其他的则在裴澈的指挥下,开始将车上的大件全部取下,将一些干肉、蜜饯先放进去,还有草药和简单的衣物。

  其实蜜饯并不是特别适合,因为这东西太容易腐坏了,但作为出奔前几日食用,却也合适。

  至少比带米粮要合适的多,这东西要生火才能吃,要是逃亡一路来不及,那总不能干嚼吧。

  有了这个朝廷内参大笔杆子的调度,一应事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
  而将车装满后,裴澈这才去了内院,却发现这边更乱更满,一些装满衣物的大箱就这样摆在庭内准备装车。

  这会,裴澈还能听到他那夫人正在内舍指挥着女婢们又搬出一箱出来,看到这里,他再忍不住,直奔内舍。

  而内舍里的裴夫人看到自家夫君来了,舒了一口气,然后抱怨道:

  “夫君,你快来看看,这些东西哪个要带!”

  裴澈上来一看,只见箱子里全部都是自己的藏书和藏品,他看了看外面一箱箱装满衣物和脂粉的箱子,又看了看还在室内的藏书。

  这个时候,他夫人还补了一句:

  “这些你只能选一箱了,妾身算过了,只够再放一箱了。”

  “你要带哪个?”

  这一刻,裴澈的脸涨红,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:

  “带个屁!”

  话落,舍内忙活的所有人都愣住了,齐齐不敢再动。

  他夫人也被吓住了,但十来年执掌内院,她也镇定,面不改色地挥手让女婢们全部都出去。

  直到那些女婢都低头匆匆去了院外,裴夫人才泼辣地要撕扯裴澈的袖子,甚至还要拽他的胡子,大骂:

  “你失了什么心疯,朝上受了气,来家里撒邪火?”

  裴澈刚刚骂完,自己也为自己的雄胆吓了一跳,这会看到夫人跳过来要殴自己,连忙用手挡着,急道:

  “哎,都大祸临头了,你闹什么闹!”

  裴夫人不依不饶地掐了一顿裴澈出了气,然后才不急不慢道:

  “不就东都失陷,那个叫黄巢的已经打来了?不就这事吗?”

  裴澈愣了一下,没想到自己夫人竟然晓得,然后就意识到这应该是她们夫人酒会中得来的。

  但看到自家夫人不当回事,他急道:

  “就这事?这都天崩地裂了,就这事?你比我还能当宰相!真是心大啊!”

  夫人从容整理了下,然后斜着看了眼裴澈:

  “哼!本夫人也是这么想的,也就是生错了时候,要是在则天皇帝朝,本夫人未尝不能登台阁!”

  “慌慌张张如何样,岂不闻‘泰山崩……。”

  裴澈面无表情说了一句:

  “陛下要跑!”

  裴夫人话没说完就被自家夫君抢断,正要不高兴,忽然听到这话,眼睛眨了眨,下意识问了句:

  “啥?”

  “我说陛下要跑!田令孜要跑!潼关、京都,统统守不住!”

  裴夫人愣住了,下一刻直挺挺地倒下去了,也幸亏裴澈眼疾手快,不然可就糟了。

  这边裴澈是又掐又拍的,好不容易把夫人给弄醒,后者一下子就哭了:

  “我听她们说,潼关锁钥金城,关中更是有十万神策,如今各地勤王大军都陆续往这边赶,怎么就要跑呢?”

  听到夫人这席话,裴澈倒是对她有了新看法,看来夫人也不是完全不了解时局啊,但太过于妇人之见了。

  于是,他叹了口气,说道:

  “你知道为夫是中书舍人,因为要诏令起草,所以朝中事无不知之。”

  “你这番话,同样有朝臣是这么想的,但这些人根本接触不到核心。”

  “此前陛下发兵救潼关,全是因为颜面使然,他压根不了解京中的情况。”

  “为何田令孜最后只拨了三千弓弩手去潼关?就是因为此时京中神策军只能凑这么多军士!”

  “就这三千人,其中一半还是各家雇佣的游侠、不良人,就这些人,这点人,去了潼关又有什么用?”

  “更不用说,潼关本就缺粮,而田令孜丝毫不为之拨粮准备,潼关再险又能坚持多久?”

  “还有你说什么勤王军?”

  “你晓得那黄巢是怎么从襄州杀来的?要是真有勤王军,他们能一路畅通无阻,攻入东都?”

  “所以哪有什么勤王军,就算有?他们也巴不得看着长安沦陷呢!”

  “毕竟狙敌之功哪里有收复两京的功劳大呀!”

  见夫人还在发懵,裴澈叹了口气:

  “现在田令孜已经让神策军上下清点人数,开始确定幸蜀的名单。”

  “如今各家有门路的,全部都在出钱要名额,就是不想被留下。”

  “当年安史之乱,留在长安的那些世家大族最后是何结局,还要我多说吗?”

  “所以啊,这才是我让丑奴奔回来,让你收拾细软装车,一旦不对,我们可以快速出京。”

  说着,裴澈又生气了,指了指外面那些绫罗绸缎,要骂,可看到夫人楚楚可怜,又小声道:

  “但带着外面那些东西,哪能逃命啊!”

  “就是路上遇到见钱眼开的,他们哪里管你是谁,半道就截杀你了!”

  “这些都是无数人血的教训!”

  “出奔在外,一定不能露财!”

  “所以这些东西一概不能带!全部带一些应急的药品、干粮。”

  “还有你将家中的奴仆都组织起来,给他们发刀!”

  说到这里,裴澈犹豫了下,看了看外面没有人转悠,这才压着声音问道:

  “十三娘奔出京后,和赵家宅有联络吗?”

  裴夫人摇了摇头,说道:

  “小十三走后,赵家宅都由大房帮忙照应,怎么了。”

  裴澈犹豫了下,大房是他兄长裴偓家,现在兄长已经是保义军的节度副使了,这会人在寿州。

  他看到夫人的眼神,沉默了一会,终究是直言道:

  “夫人,你我夫妻一体,我自不会瞒你!”

  “赵家大郎在城内有一支兵马。”

  裴夫人小嘴张的老大,惊愕道:

  “侄女婿这般胆大?长安城内养兵?这你是如何晓得的?”

  裴澈连忙捂住夫人的声音,小声道:

  “赵家大郎心思很大!这么和你说吧,要不是黄巢杀进来,朝廷几派人都已经统一了,要调赵大郎入京受赏,顺势就会将他留在京中。”

  “保义军那边,也会让我兄长去兼领。”

  “总之,赵大郎的武功太盛了,最近跋扈的事又做的多,所以朝廷再不能容忍。”

  “而且我也晓得,那赵大郎也不是什么纯臣,就他在京中的邸店和进奏院,都是藏甲的!”

  “这事朝廷都知道!”

  “本身也是后面拿下赵大郎的一个罪状!”

  “以往我让你和十三娘少走动就是这个原因,那人和小十三结婚,怕就是让咱们裴家给他挡火!人坏着呢!”

  “不过嘛……。”

  夫人已经被这些劲爆的消息给惊呆了,下意识问了:

  “不过什么?”

  裴澈再一次左顾右看,然后贴着夫人的耳朵小声说了一句。

  裴夫人恍然,然后忍不住问道:

  “真行吗?我们和你一起走不行?”

  裴澈摇头,认真道:

  “我是陛下的中书,一定要随在陛下身边,不然何有臣节?但随着这一路,肯定危险,反而是让你们去保义军的进奏院,必然能护住你们。”

  裴夫人一下就哭了,拽着裴澈的袖子,不同意。

  但这会,裴澈只能拍着她的手,说道:

  “就这样说定了,我会提前和进奏院那边招呼好,你只将修儿、姵儿带着,记得只带一车,让家生仆隶护着,直奔进奏院!”

  “明白了吗!”

  裴夫人只是在那哭,最后裴澈抓住夫人的双肩,正色道:

  “坚强一点!儿女们都指望你呢!我的女门下!”

  裴夫人点头,心乱如麻。

  这个时候,外间忽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和鼓声,裴澈一慌,连忙对外面大喊:

  “去看看,怎么回事!”

  有奴仆听到后,直奔外院,片刻后返回,来报:

  “外间是神策军在出征!望之很是壮丽。”

  裴澈一点头,然后就要出去,旁边的夫人连忙问道:

  “夫君,这个时候你还要去哪里呀!”

  裴澈头也不会道:

  “我要去省下,官印符信都在那,必须要带着!”

  说完,裴澈头也不回直接跑了出去。

  于是,裴夫人又是一阵大哭,片刻后,她将几个亲信奴婢喊来:

  “你们立刻让庖厨将府内的粮食全部烙成饼!”

  “再准备几套麻衣素鞋!就从民家去买!”

  “速去!”

  ……

  长安通化门大道上,数千开拔的神策军旌旄钲鼓,奔流向东。

  一些坊民还沿途看着热闹,有见到队伍中相熟的还热情地打着招呼。

  此时,一个圆脸刚和出征队伍中的一名旧友欢呼完,转头对旁边的友人歪酸道:

  “秦二一个三寸丁都能当神策军,真是走了什么大运啊!”

  旁边伴当耸耸肩,说道:

  “就是昨日吃酒的时候,和孙三郎一并走在路上,将巧就看见神策军招人,他们就是旁边凑热闹,然后就被点了!”

  “一人发了六十贯!”

  “昨个就来和我炫!”

  “真是……。”

  这圆脸愣了下,疑惑问:

  “告示上不是说一人发八十贯吗?这开拔还有八十贯!怎么就六十贯了?”

  旁边友人嗤笑道:

  “你还不晓得神策军那帮人?九出十三归都是大善人了!还向从他们手里要全饷?”

  说到这里,这友人还是羡慕了一句:

  “但秦二、孙三也不靠这点钱了,以后有了神策军的皮子,到哪都能挣大钱!哎!也不晓得以后他两还认不认咱们了!”

  “说来都是一起吃酒的兄弟!哎!怎么就发达起来了呢?”

  圆脸也难受,最后望着已经远去的队伍,摇头道:

  “算了,想那么多干甚,去吃酒!吃酒!”

  身边几个人点头,不做他想,就准备去常去的酒肆快乐一番。

  只有圆脸悄默默捏了捏夹带,暗道今晚得去孙三家送点肉去,秦二就算了,单身棍一个。

  毕竟谁家好人嫁给三寸丁啊!

  ……

  二十五日,张承范等率领神策军弓弩手从京师长安出发。

  小皇帝亲自登上章信门楼给他们送行。

  在楼上,张承范进言说:

  “陛下,臣下听说黄巢有数十万大军,击鼓西下,浩浩荡荡。”

  “而潼关外,只有齐克让带领的万余饥兵,而现在臣又只带着两千余人入潼关,且还没听闻后续供给资粮的打算。”

  “如此情况下,全军上下一片寒心,所以臣斗胆问陛下,各道精兵何时能来增援?”

  小皇帝自信挥手,告诉他:

  “卿且去,京西北援军已在路上,不日就至!”

  张承范无言,只能带着东拼西凑的两千余神策兵向潼关进发。

  可他根本不晓得,皇帝是下了令了,但田令孜已经做好了去成都的准备,所以不愿意再耗费神策军的力量,所以中书下令到田令孜这个中尉这后,田令孜直接将诏书给扣了。

  他就压根没给西北神策军诸镇传令,甚至本就在京东地区的华原、郃阳等镇,也没传令。

  如此,哪里有什么援兵啊!

  ……

  四月二十七日,对此一无所知的张承范进兵华州,这里的刺史是裴虔,其人能力不错,在短时间内为援军筹措了一千余石军粮。

  对于援军来说,这点粮食还算够吃个十日,但对于潼关外的齐克让部,那是杯水车薪。

  但裴虔也没有办法,只是告诉张承范,他会想办法再筹措一批,大军且先行。

  而等张承范带兵至潼关已是五月一日了。

  一路上,他们在草木丛林中搜来数百逃亡的村民,让他们负责搬石运水,做防御的准备。

  而张承范则带着大军入关,和关外的齐克让部呈关寨互守的形势。

  也是这一次,黄巢大军的先头部队抵达,白旗遍地,一望无际。

  没有任何犹豫,高举着“尚”字旗的大军就向关外的齐克让部发起进攻。

  齐克让率军接战,逆击,将尚让部击退,全军士气大震!

  但当天下午,黄巢主力大军抵达,数十万人将整个河谷地全部挤满,望也望不到头。

  这些人只是大喊声援,就已是震撼大河、山谷,齐克让部大惧,但依旧死守营寨奋击。

  杀声从中午打到晚上,黄巢大军这才退下。

  可早已饿急的齐克让部因为没有一粒米可食,鼓噪大乱,齐克让再不能制,只能烧毁军营,向关内溃去。

  只是天黑中,齐克让并没晓得,他的部下慌不择路撤退时,是从左边山谷的禁坑逃窜的。

  于是,一夜之间,本还是茂密如织的灌木死道,硬生生被踏平了。 《创业在晚唐》-作者:痴人陈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