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>历史小说>创业在晚唐>第四百五十七章 :宫闱
  乾符五年,元旦。

  这一日已是小皇帝登基的第五个年头了,也是他作为这个帝国的主宰过的第四个元旦。

  这两天,朝廷的庆典一直不断,小皇帝更是举办了两场他非常满意的马球赛,毫无意外,他再次成为了全场最佳,荣获马球状元。

  以往小皇帝这样高调,如郑畋等清流,一定会劝谏一番,但这一次朝廷上下都没有什么反对声音。

  因为的确没什么好反对的,朝廷在乾符四年的确干的不错。

  不仅成功将草军残部压制在了荒芜的广南,还击溃了叛乱的沙陀人。

  如今沙陀人不仅丢了大同,还内部分裂,只能在保义军、吐谷浑、卢龙军三方的压制下,在雄武、横野一带苟延残喘。

  所以,混乱终于要结束了,而在新的一年里,天下也再将恢复成过去的海晏河清。

  所以田令孜就建议小皇帝,为了庆祝这两件事,元旦除了按着往例大赦一批罪犯,还可以改个年号,如此转一转运势。

  小皇帝也觉得乾符这个年号不是个好兆头。

  从他刚登基,天下就不安宁,先是川西的南诏打了过来,后面又是一场民乱,大唐这么多年了,都没有爆发过如此大规模的民乱。

  更不用说,连过去还算忠心的沙陀人也忽然叛变,深深威胁着朝廷的北都。

  后来小皇帝听身边宦官曹知悫跟小皇帝说了一个说法,他听后觉得相当有道理。

  什么是乾符呢?乾就是天,符就是宝,这乾符就是天宝的意思啊!

  而天宝年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,那祸乱天下的安禄山就是在天宝十四载造反的。

  所以这乾符年啊!不好。

  小皇帝一听,可不是这么回事吗?所以就和田令孜暗示了一下,让他在元旦的大朝会的时候把改年号这事提一下。

  这两年,小皇帝虽然一点没耽误玩,但对于朝政已经比较熟悉了,外朝的老头们也是该认识的都认识了,所以现在还是很自信的。

  而田令孜在听到小皇帝要改年号这事后,是有点意外的,因为这么大的事,小皇帝竟然不和他商量就决定了,肯定是背后有其他宦官在提。

  后面他就找人去打听,果然晓得是那个曹知悫的宦官在搞事情。

  这下子,田令孜就把这个曹知悫给嫉恨上了,因为虽然他所在的家族,田家,虽然也是宦官家族里面的大家族,但和杨氏、西门这些四贵家族是不能比的。

  他之所以能狠狠压着杨家兄弟一头,就是因为他对于小皇帝的绝对的影响力。

  这两年,田令孜因为是神策中尉,大量的时间都要呆在宫外和军中处理人际关系,所以在小皇帝身边的时间就少了。

  他本来就担心自己缺席会让某些宦官有靠近小皇帝的机会,对这个极为敏感。

  而现在这个曹知悫的行为,基本是碰触到他的底线了。

  于是,田令孜一方面同意小皇帝改年号的事情,另一方面就是悄悄将这个曹知悫给调离了小皇帝身边,将自己的义子田匡祐放在了皇帝身边。

  他也没直接就杀这个曹知悫,因为怕被别有用心的人发现,探出他如今圣眷不如以前了,就对他所在的权位起觊觎之心。

  不过那个曹知悫生命实际上已经进入倒计时了。

  在朝会上,由田令孜发起,众公卿一致同意后,大唐改年号“广明”,意广布光明,廓清乱世之愿。

  就这样,大唐磕磕绊绊地翻开了乾符年,进入了有着美好寓意的广明元年。

  可这些朝堂上的聪明人们,可能怎么都想不到,他们这具有国运祈愿的年号,将会被进行颠覆性解读,成为黄巢的天命之符。

  广字为“廣”,拆字为“黄”上加“广”,恰似“黄巢戴冕”;“明”字含“日、月”,寓意“天下归黄”。

  有时候,一切似乎都有了某种预兆,只是庸碌的人却不能看见。

  ……

  前夜的大雪将整整座大明宫银装素裹,而雪后的初晴明艳动人,也将龙首原照得流光溢彩。

  因为小皇帝得了两次冠军,这几天一直很高兴,而小皇帝高兴,那自然大明宫上下都是喜气洋洋。

  这会上上下下碰面了,都说一些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的吉祥话,各个欢颜。

  但这会内侍省的内侍周敬容正一脸愁容地行在掖庭,一路上见到他这幅样子的内侍宦官们,各个大气不敢出,纷纷避让。

  能让周敬容这个仅次于内侍监的老公这般愁眉苦脸的,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,他们哪里敢在这个时候不长眼。

  是的,两年前送赵怀安来大明宫的周敬容,在这两年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,从正五品的内常侍,迈入了从四品的内侍。

  别看只有这半步,几乎是天壤之别。

  唐代官职是九品三十阶,别看从四品好像连个上三级都没碰到边,但实际上,大唐的一品和从一品,大部分都是荣誉官。

  只有极少数和非常特殊的时候,这才有实际的权力,而且还是和皇帝有非常特殊的关系才会有。

  大唐的正一品官职有六个,分别是三公、三师,均为加官、赠官或闲职,是为了彰显身份、礼遇勋贵,基本无直接行政、军事权限。

  如果说前代的时候,三公,也就是太尉、司徒、司空还有辟举权,能靠着政治拉拢形成一个派系来保证权力,那到了本朝开始科举后,三公连这个权力都没有了。

  而如前代时太尉掌军事,司徒掌民政,司空掌工程,这会这些权力都被兵部尚书,户部尚书、工部尚书给代替了。

  而如三师,也就是太师、太傅、太保这些在前代还有一定权力的职位,在本朝基本都是授予给一些德高望重的元勋重臣,或者已故功臣追赠,仅仅是个荣誉。

  而且就算是这样,国朝的三师也是不常设的,多数都是空缺在那边。

  当然,在正一品种,也有个例外的,那不仅是有权力,那是相当有权力,它就是天策上将,掌全国军事谋划、统领天策府属官,拥有“置官属、掌兵权”的实权,甚至可与太子分庭抗礼。

  但这是当年太宗皇帝的潜邸之位,在太宗皇帝登基后,就被废除了。

  所以,九品三十阶中,正一品的部分基本就去掉了。

  而从一品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,它有三个,分别是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,名义上“掌教导太子”。

  但在实际上,国朝的太子教育基本是由太子詹事、太子左庶子来负责。

  所以这三个官职也基本是荣誉头衔。

  之所以,国朝如此轻一品,实际上也是吸取汉代三公专权、隋代权臣篡国的教训。

  所以在官制设计上刻意虚化一品官职能,将实权下放到三品以下职事官。

  如国朝最高行政权就由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三省长官掌握,即中书令、侍中、尚书令,还有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这些都是正三品的职级。

  也就是说,做到正三品,你就已经是大唐的顶层大佬了。

  而军事权这块稍微有点变化,就是朝廷这边是掌握在正三品的兵部尚书手里。而边地的节度使或者大藩节度使,那是从二品。

  这样搞的结果就是,可以避免中央出现权臣来威胁皇权,当然,也的确,大唐的权臣是没见几个,权宦倒是一抓一大把。

  这就是政治制度设计常有的后果,那就是按着这边,浮起那边。

  不过这种荣誉头衔也的确有个好处,那就是能对元勋、功臣有个体面的退场。

  就如同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,被授予太尉,但逐步解除其朔方节度使兵权,让他以一品荣誉官身份入朝议事,既保全其体面,又消除其对皇权的威胁。

  所以当正三品就已经是权力的高峰时,从四品的官阶之大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而周敬容现在从此前的正五品升到从四品,虽仅差“半阶”,但却是从中层官僚转向高层官僚的一个分水岭。

  无论是权力还是仕途天花板那都是一次质的飞跃。

  正五品以下,那还是被动执行命令的中层僚属,而从四品,那就是可以进入核心圈里,能参与政策讨论的级别了。

  也正是如此难得,所以无论是内朝还是外朝,九成九的人这辈子都不会越过这道坎的。

  这基本就是天堑。

  而本来,以周敬容的背景,他十辈子努力,都越不过这道坎的,因为他不是宦官家族出身。

  但他现在越过去了!还是继续在内廷核心的内侍省,掌握着核心的核心,掖庭,掌大明宫之宫人。

  为何他现在有这个运道?全是因为有个大人物点了他,扶着他上了青云。

  她就是现在的永福公主。

  以前周敬容还不知道为何会被永福公主赏识,可去年后,他就晓得,原来一切恩赐在背后早就标好了价格。

  他是万万没想到,永福公主竟然如此大胆,她,她竟然有孕了。

  去年的时候,他在帷幔外,被永福公主吩咐要保障永福宫内外的人手时,他才晓得公主竟然怀孕了。

  当时他吓得直哆嗦,忽然他就想到了一个人,那就是在乾符三年六月进宫的赵怀安。

  他只要稍微估一下时间,就发现,公主的肚子和六月正好顺上,而且他还能确定一点,那就是那个赵大入宫打马球的那天,这狗玩意是留宿在大明宫的。

  再联想到,那天他们在天街复道上,正好碰到了永福公主,又想到那天他们二人当众跳舞,这这这,肯定没错了。

  想到这里,周敬容莫名地释怀了,那就是咱们大唐的公主,好像做出这样的事来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
  但不管内心如何腹诽,周敬容还是按照永福公主的吩咐,开始为公主掩护。

  除了她自己不出宫外,周敬容将这边的宫人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心腹,可以说是用十二万分的小心来掩盖这个秘密。

  这样的掩藏一直到了乾符四年的四月,公主终于生了一个孩子,万幸是个女孩。

  而公主也很聪明,这段时间一直在弄一些佛经之类的东西,让陛下他们以为公主皈依了我佛。

  所以在生下孩子后,公主直接以为朝廷祈福的理由,出宫了,并入了一个小寺。

  本来,周敬容以为这件事终于结束了,他也算是报答了公主的提携之恩了。

  可万万没想到,今日陛下忽然问起了永福公主,要她回宫吃元旦家宴。

  这下就糟糕了。

  虽然已经过去了八个月,但公主还没恢复到以前那样,她那样子,陛下看不出来,可那些命妇们是一眼就能发现公主刚生产。

  所以,自得了陛下的命令后,周敬容就愁容满面,真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  带着这份忐忑,周敬容沿着雪光映衬着的宫墙,披着大氅,碎步前进。

  一路上都是扫雪的宫人,他们每一个见到周敬容后,都是弯腰问好,以往这种排场,准会让周敬容的内心得到巨大的满足。

  可在今日,他只有伤心,因为今夜以后,他最好的结果也是去扫茅坑。

  忽然,周敬容想到了一个办法,抿着嘴,踱了两步,最后将自己的义子周行义喊了过来。

  周行义是内侍省分来的执事小黄门,因为办事伶俐被周敬容收为义子。

  但最重要的是,这个周行义是淮西寿州人,他莫名因为这个原因,将此人收为了义子。

  周小黄门见义父招手,连忙跑了过来,他晓得义父正在为永福公主的事发愁,此刻带着十二万分的小心。

  这边人一靠近,周敬容就低声吩咐道:

  “你去将周太医喊过来,我有事问他。”

  周行义没问为什么,一路雪花带风,就快步跑往太医署。

  一旦遇到人了,他又收住速度,小碎步走,而等人一走,又继续开奔跑。

  就这样,他到了太医署,找到了和义父呼喊本家的,周太医。

  周太医不晓得自己这个本家什么意思,但现在周老公是内侍省的三号人物,他如何不敢怠慢。

  于是二人又是一顿小跑,到了周敬容这边。

  见本家来了后,周敬容没有直接说话,而是带着他进了一处偏僻的院子的暖房。

  那周太医整个人都吓坏了,见到周敬容这般神秘小心,哪里还不清楚自己是遇到大事了。

  他们这些太医实际上是真不好做,宫里的水太深了,而谁想干点坏事都需要这些太医帮助。

  所以这些太医署的太医们,可以说各个嗅觉灵敏。

  他一进来,就快哭着对周敬容喊道:

  “周老公,放我走吧,我真的,真的啥也不会啊!”

  “我给你推荐个人,这人年轻敢闯,手艺精,是干大事的料子,我……我,不行的。”

  看着人都快软掉的本家,周敬容又气又怒,骂道:

  “没出息的东西,连我这个没卵的都不如?”

  周太医一个劲地拉着周敬容,苦苦哀求,也把后者弄烦了,直接说了句:

  “喊你来,是瞧得起你,有大富贵想着你这个本家。你可想好了,出了这地方,你往后日子如何,我可帮不了你什么。”

  “但我要是出事了,我肯定把你供出来!”

  这下子,周太医是彻底坐蜡了,暗骂他怎么和这人引为了本家。

  但这个时候,他也晓得再如何也逃不脱了,于是心一横,小声道:

  “周老公,你说吧,要什么药?”

  周敬容正暗道这人识趣,刚要说话,那边周太医就连忙摆手:

  “周老公啊,求你了,别告诉我药谁,我就给你药好了,别的我真不敢听。”

  “我胆子小,真的会吓死的!”

  周敬容这才意识到这本家是误会了,连忙笑道:

  “嗨!你这老周胆子不小啊!都想的是什么黑心思?”

  周太医都快哭了,真论心思脏,他哪里敢和你们宦官们比啊。

  随后那边周敬容就和周太医说了情况,他没有说永福公主的身份,就是问他,有没有什么药,能让女人瘦。

  周太医小心琢磨着这个话,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,最后才谨慎说了一句:

  “这个办法其实很多,搭配一些药物,和膳食,以及部分锻炼,是很容易做到的。”

  正当他继续解释,那边周敬容直接摆手:

  ”我是说现在,立刻,马上!”

  周太医张了张嘴,最后头一个劲在摇:

  “不可能的,什么神仙药能做到?”

  他这会也放松了,毕竟这老周要的也就是个减肥药,虽然不晓得宫里谁要这东西,但自己肯定是没生命危险的。

  所以他还有闲说道:

  “胖一点其实挺好的,很多人就喜欢这类的,要不周老公你让那位贵人再想想?”

  周敬容不理这本家,心中在犹豫。

  实际上,他还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弄个药让公主吃一下,直接生个不大不小的病,然后将这次夜宴给糊弄过去。

  但这种事情他其实万万不敢做,因为但凡公主有个闪失,他是真十条命都不敢死的。

  不仅是陛下那边会彻查,甚至那个赵大也会发疯的。

  现在那赵大是真不得了了,真大唐的擎天白玉柱,架海紫金梁。

  今个他也听说了,朝堂上陛下要改今年的年号,就是庆祝草贼和沙陀叛军被平灭的功业。

  而这两件事呢,都和那赵大有关。

  一个是他和高骈一并打下的,另一个就直接是他一人独自而为,甚至还是在代北行营将要全军覆没之际,力挽狂澜。

  他可算是看明白了,这赵大以后是真不得了的人。

  自己靠山与其说是永福公主,不如说是这个赵大呢!

  所以这事他看得相当明白,晓得不到万不得已,他是不敢弄这种虎狼药的。

  于是,他稍微暗示了一下眼前的本家:

  “老周啊,我是说,你这边有没有某种药,能让人病一会呢?但这不能伤了元气,你懂我意思不?”

  周太医懂不懂,他可太懂了,但他不敢懂啊!

  于是,他装傻问道:

  “这事不难,让那贵人稍微吹会风,这天里,准风寒。”

  听到这话,周敬容眼睛眯起来了,说话也淡淡的:

  “这人呢,是……。”

  不用他说完,周太医急忙扶着周敬容,真诚道:

  “有!”

  “这个我真有!”

  周敬容满意点头,对于拿捏此人,他还是很有经验的。

  于是,他给这人打了个预防,说道:

  “你先备着,我有用了,就会让人去找你。”

  周太医连忙点头,正要退下去,忽然后面周敬容又道:

  “别耍花样,因为你根本不晓得这是你多大的福运,人一辈子没几次这种机会的。”

  周太医苦极了,但还是只能表现得受宠若惊。

  这边人一走,义子周行义就跑了进来,一张口就是个让周敬容又喜又忧的消息:

  “陛下取消了夜宴,听说那些草军从广州北伐了!”

  周敬容砸吧砸吧嘴,然后立刻甩起步子往宫外走,他得立刻将消息传给永福公主。

  这一次草军北上算是救了她,可她也要自己多努力努力啊!

  小祖宗哎,可不能再吃啦!

  再不减肥,可就真完蛋了! 《创业在晚唐》-作者:痴人陈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