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来讲究仪表的公卿们,因为失神,就这一会甚至还撞了几个。
但无论是撞人的还是被撞的,双方连一句惯常的“恕罪”都没有说,便只是低下头,整理了一下衣冠,又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。
此时,大明宫内一片紧张,谁也不敢吱声,只有陛台上,小皇帝着急的哭声。
帝王的哭声,也仿佛预示着那煌煌天唐,在蹒跚二百多年后,再一次迎来了生死存亡的时刻。
而这一次,这风雨飘摇的大唐,还能走过去吗?
……
黄巢,距离大唐的东都洛阳,只剩下一步之遥。
而在无数聪明人汇聚的长安城内,朝堂之上,却依旧没有能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之法。
因为,此前一直负责主持朝政的宰相卢携,就在黄巢大军刚刚踏入汝州地界时,便非常“及时”地病倒了。
中风!口不能言!
所以,年仅十六岁的小皇帝李儇,不得不亲自出面,将朝中所有硕果仅存的宰相重臣,全都召集到了这延英殿之内,集思广益,商量着对策。
……
广明元年,四月十二日,大明宫上,阴云密布。
一场大雨几乎随时会落下。
这一日是小皇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,亲自主持朝会。
而他的第一次,就要讨论大唐的东都该怎么救!
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着急了。
那个素来没心没肺、只知道斗鸡走狗、沉湎于玩乐之中的小皇帝,今日,竟然来得格外的早,而且每来一个公卿,他都起身说好。
这一刻的陛下,是多么的礼贤下士啊!
但局面到这个时候,皇帝贤与否,对于站在下面的这些大臣们来说,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该如何解决眼前这个危机。
他们要讨论的不仅是救援东都的方案,更要讨论出关中,长安该怎么守。
很显然,这一次草军的目标就是长安!
而洛阳只是个开始。
针对眼下这两个问题,尤其是后一个。
朝中硕果仅存的两位宰相,崔沆和豆卢瑑,在不久之前,曾经联合提出过一个解决方案。
其大致的内容,是恳请皇帝立刻下诏,调发所有关内诸镇的精锐部队,以及拱卫京师的左右两神策军,星夜赶赴潼关,凭借天险,进行最后的拒守。
可是,这份奏疏递上去后,却如同石沉大海。
皇帝那边,迟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。
所以这一刻,为众臣之首的崔沆和豆卢瑑二人,在班列之中,交换了一下眼神,然后就听到皇帝旁边的田令孜,清了清自己的嗓子:
“启禀陛下!”
“如今,贼势浩大,两京震动!为保社稷安危,老奴恳请陛下,立刻点选左右神策军中最为精锐的弓弩手,前往潼关布防!”
“老奴不才,愿亲自为都指挥制置把截使,为陛下,为大唐,守此国门!”
田令孜那尖细的声音,在空旷的大殿之内,显得格外的刺耳。
所有朝臣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
“奇怪!奇怪!这田令孜何时这般忠勇不怕死?”
田令孜这番慷慨激昂的请缨,换来的却是御座之上,小皇帝的一阵摇头:
“阿父,你如何能离开朕的身边?朕和朝廷都不能没有你!”
“更不用说,京中那么多军将,哪个不能去?还有,神策军能行吗?朕打马球都不用那些人,这些人耽于安乐,能济事?”
对于小皇帝的反应,田令孜早就预料到了,所以他趁机说出真实意思:
“陛下圣明!既然京兵不可用,那依老奴之见,我等当效仿玄宗皇帝旧事!”
“昔日,安禄山谋逆造反,玄宗皇帝便是幸蜀以避之!以图东山再起!”
田令孜的目的很简单,他已将自己的兄长弄到了西川节度使的位置,只要他带着皇帝过去,凭借天险,他照样能在西川过得快活。
而田令孜话落,站在班列之前,早已得到暗示的宰相崔沆就站了出来。
其人带头说道:
“当年安禄山有兵不过五万,而如今黄巢号称五十万,此时情况比当年玄宗皇帝还要凶险十倍啊!”
很显然,这位宰相崔沆也很想和小皇帝一同逃亡蜀地啊。
正如玄宗当年故事一样,和玄宗一起逃往蜀地的,最后都有不错的结局。而那些被抛下,还有来不及追驾的,后面都被打成了贰臣给清理了。
而且他也是真心实意这么想的,大唐天子离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形势不对先撤,等勤王大军赶到,再打回来就好了。
到时候,马照跑,舞照跳,大唐还是那个大唐,不会变的。
……
这边,崔沆的话音刚落,另一位宰相豆卢瑑,也很机灵地上前。
他马上领会了崔沆的意图,立刻顺水推舟地说道:
“崔公所言极是!陛下,试想一想,当年名将哥舒翰,率领着我唐十五万精锐大军,尚且不能守住潼关。”
“如今,黄巢贼军有五十万人马,而我潼关守军,却连哥舒翰当年兵力的一成都没有。此关,恐怕……是守不住的啊!”
说着,他还指着田令孜,装腔作势斥责道:
“田中尉,若真是为我大唐的江山社稷考虑,便当立刻护卫圣驾入蜀!”
“三川地区的三位节度使,皆是陛下钦点,我等移驾蜀中,和当年玄宗皇帝比起来,可以说是,有备而无患了!”
田令孜和这两位宰相,一唱一和,说得是兴高采烈,唾沫横飞。
他们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,御座之上的小皇帝,那张还带着几分稚气的脸上,已经越来越难看了。
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天子,小皇帝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荣辱感和自尊心。
他打马球,最瞧不起的就是那种连球都不敢接的,而现在这些人的意思就是让他不战而逃?
这让他如何有脸面打球?这不告诉天下人,自己真就玩物丧志?
而且这几年,小皇帝的功课也上了不少,当年他的曾曾祖父,丢了长安逃往蜀地,已经是李唐皇室,难以洗刷的奇耻大辱了。
也因此,曾曾祖父的皇位刚出长安就被夺了。
现在自己的连曾曾祖父的一分功都没有,却干着和祖先一样的事,最后的结果怕是比祖宗还要惨。
作为天生的权力动物,小皇帝爱玩归爱玩,但却非常清楚,自己一言九鼎,能成为最恣意的人,不是因为他马球打的好,而是他是皇帝。
所以任何威胁皇位的,都是小皇帝最忌讳的事情,即便这是田令孜的态度。
于是,小皇帝对田令孜,第一次用一种近乎于命令的语气,说道:
“卿且先为朕调发军队!就去潼关,拒草贼!”
田令孜愣了一下,听着小皇帝如此陌生的态度,下意识点头同意了。
但反应过来,他已经不好再多说什么,只能身领命,下去安排阅兵的相关事宜。
……
当天,小皇帝便亲自驾幸左神策军大营,检阅将士,并当场进行了人事任命。
他从自己的马球搭子中,挑选了一批信任的神策将,将他们全部提拔为高位。
其中,左神策军的马军兵马使张承范,被任命为兵马先锋使,兼把截潼关制置使;
右神策军的步军兵马使王师会,被委任为制置关塞粮料使;左神策军的兵马使赵珂,则被任命为寨栅使。
以上这三个人,同样也是田令孜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。
所以,田令孜也被小皇帝任命为此次出征大军的最高都统,左右神策军及其内外八镇及诸道兵马招讨使。
……
可这边神策大军都未能调发,东都的噩耗已经传来。
广明元年,四月十三日,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紧急上奏:
“黄巢,已入东都境内!”
小皇帝当即下令,命张承范等人统率两千八百名神策军弩手,星夜兼程,赶赴潼关,阻击迎敌。
后续援军,随后就到。
而黄巢那边,也没有丝毫的延误。
在黄巢本人的亲临指挥之下,草军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,便攻陷了大唐的东都,洛阳!
东都洛阳失守之后,留守东都的官员刘允章,率领着城中百官,主动前往城外,迎接黄巢。
对于这些厚颜无耻的投降官员,黄巢保持了高度的克制。
他没有像在广州那样对这些人实行杀戮,而是将这些人全部纳入军中,许以高位。
之后,黄巢就带领全军进入东都,同时安堵四民,秋毫不犯!
这一切的一切,都意味着,在经历了无数挫折后,黄巢的政治意识,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了。
……
四月二十一日,陕州的地方官,将洛阳失陷的确切消息,奏报给了朝廷。
一天之后,小皇帝再次加封田令孜为汝、洛、晋、绛、同、华六州都统,命他立刻统率左右神策军的主力,出发东讨黄巢。
是的,到现在田令孜都还没出长安城,官却越做越大。
同时,另外一方面,黄巢也得到了相关情报,也开始急行军,势必要抢占在唐军前面,拿下长安门户,潼关!
但就是在小皇帝一日三催中,田令孜还在等待神策军集结呢。
没办法,账册上的人名就只是个人名,全部都是用来吃空饷或者披个神策军的皮子做生意的。
田令孜比所有人都要了解神策军的情况,现在陛下又催得急,那能怎么办?
想来想去,他想到了一个办法!
既然没人去,那就雇人去!
重赏之下,还怕没有替死……哦,是勇夫吗!
就这样,随着蠢材的灵机一动,大唐辉煌终于要在这一刻走向了落幕。
那个曾经让无数豪杰志士,前赴后继要去守护的大唐啊!
终究要结束了! 《创业在晚唐》-作者:痴人陈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