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>历史小说>大唐: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>第425章 得此忠臣,是朕之幸
  “微臣拜见陛下。”

  立政殿内。

  温禾刚跨进殿门,就感觉到一道锐利的目光落在身上。

  抬眼望去,正是端坐在御案后的李世民。

  李世民闻言抬眸,深邃的眼眸在温禾身上扫了一圈,随即朝着侍立在御案旁的高月递了个眼色。

  高月何等机灵,当即会意,轻手轻脚地转身,对着殿内候立的宦官宫女们摆了摆手。

  众人见状,纷纷躬身退下,脚步声轻得像落叶落地。

  最后,高月走到殿门处,轻轻将沉重的朱漆大门合上。

  “咔嗒”一声门闩扣紧,将殿外彻底隔绝。

  温禾垂手站在殿中,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。

  他从契苾府邸出来,回到自家府邸,高月就带着人匆匆赶来,说是李世民急召。

  他偷偷瞥了眼御案后的李世民,见对方正慢条斯理地翻着奏折,又赶紧收回目光,顺带在心里叹了口。

  “你方才去契苾何力的家中了?”

  李世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朱笔,起身走下御阶。

  他的语气很平淡,听不出喜怒。

  温禾老实地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。

  “回陛下,今日是契苾部族人抵达长安的日子,何力那孩子挂念族人许久,微臣作为他的授业老师,自然要陪他去家访一番。”

  李世民闻言,神色如常地点了点头,脚步不停,走到他的面前。

  他的目光在殿内转了一圈,像是在寻找什么,随即指向不远处墙角放着的两件器物。

  “你去把那两张支踵搬过来。”

  “哦。”

  温禾应了一声,心里却腹诽不已。

  好好的龙椅不坐,偏要搬这玩意干嘛,这李二就是爱折腾。

  他快步走过去,拎起一张支踵,随即又返身拎起另一张,稳稳当当地放在李世民面前的空地上。

  李世民弯腰接过,轻轻放在地上,坐下后拍了拍身旁的位置,语气随意了几分。

  “你也坐。”

  温禾依言坐下,刚坐稳,就感觉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。

  他抬眼望去,正对上对方的眼眸

  李世民率先开口,语气带着几分沉吟。

  “突厥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,骑射之术冠绝天下,朕早有招揽之心,想将他们编入军中,充实我大唐的骑兵力量。”

  “只是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契苾部虽主动归附,但他们毕竟是草原部族,与我大唐风俗迥异,其忠心终究难测啊。”

  温禾心里一乐。

  来了,果然是为了这事。

  不过你自己不也有鲜卑血统,算起来也是‘非我族类’了吧。

  大野世民。

  他也就在心中腹诽。

  开玩笑,这话要是说出来,以李二的脾气,保准让他尝尝庭杖的滋味。

  不过他还真不知道李世民竟然还有这样的担忧。

  难道后来他是因为“天可汗”三个字,被迷惑了?

  温禾闻言,沉吟了片刻后,将他心里的打算说出来。

  “陛下,异族肯定是要防备的,但是我们不用明着防啊,可以让他们同化,让他们学习汉化,穿汉家衣冠,学汉家礼仪。”

  “突厥人不是都喜欢剃发嘛?那就让他们束发,束发者留头,不束发皆杀,强行穿汉服,让他们和我们汉人一样,久而久之,也就没有什么异族了,那又何来其心必异呢?”

  他话音落下,李世民不禁狐疑的看向他。

  “当年北魏孝文帝强制着汉服,行汉化,用汉姓,违者皆杀之,倒是和你此举异曲同工啊。”

  李世民眼眸微微眯起。

  若是天下只有一族,那他何须考虑什么拉拢异族?

  温禾说日后蛮夷会称呼他为天可汗……

  不伦不类。

  朕还是喜欢皇帝!

  后来那个逆子不是自称天皇吗?

  他有何功绩,敢有这般的称呼。

  不过东边那个倭国,区区弹丸之地,竟然也称什么天皇,实在膈应的很。

  连带着这个称呼都有些腌臜了。

  那不如叫天帝……

  他不禁抬头看向上方。

  温禾看着李世民捋着胡子在浮想联翩,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
  看他的样子,好像还蛮高兴的。

  也不知过了多久,李世民才回过神来,摇头失笑道。

  “不说这个,这些还是等经略北方后再议,你与朕说说契苾何力吧。”

  不过你问我就要说吗?

  那不是显得我很廉价?

  他故意摸了摸下巴,垂下眼睑,装作一副沉思的模样,像是在认真琢磨这个问题。

  李世民见他这副模样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。

  他耐着性子等了片刻。

  可等了一盏茶的功夫,温禾还是那副沉思的模样,连眼皮都没抬一下。

  “啪!”

  李世民终于没了耐心,抬手就朝着温禾的后脑勺拍了一下。

  这一下力道不重。

  但还是吓了温禾一跳。

  “陛下你好端端的打我干嘛?”温禾原地蹦了起来,抱怨道。

  “朕问你的话,很难回答?”李世民挑眉,语气带着几分气恼。

  “你以前说辅机、玄龄他们的事,可是脱口而出啊,今日朕问你,你为何故作不答?”

  温禾被拍得一个激灵,当即抬起头,脸上露出一副茫然无措的神情,仿佛刚从沉思中回过神来。

  “啊?陛下刚才问什么了?”

  “你是在和朕装傻吗?”

  李世民笑了起来。

  就是笑的有些让人不寒而栗。

  “陛下,正所谓……”

  “禁苑的田地,多给你五十亩。”

  李世民斜了他一眼,没好气的说道。

  温禾当即笑了起来。

  “陛下,正所谓君要臣答,臣不得不答,你这么客气,微臣都不好意思了。”

  “那你要不要?”

  “要。”

  傻子才不要。

  谁还嫌土地多啊。

  反正给了其他人都是拿去糟蹋的,还不如留给他。

  日后若是出海找到土豆、番薯玉米啥的,他就有足够多的土地来培育的。

  “哼,见利忘义的性子,倒是一点没变。”

  李世民嗤笑一声,却也没再刁难。

  “说吧。”

  温禾收敛了玩笑的神色,语气也郑重起来。

  “陛下想知道契苾何力的未来嘛,这事臣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啦。”

  “契苾何力与他的叔叔契苾绀,这两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”

  “关于契苾何力此人,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,他对大唐的忠心,堪称千古楷模,他不仅仅武力值超群,打仗水平一流,主要是对陛下你忠心耿耿。”

  李世民的眼神变了变,却什么都没有说。

  只是示意温禾继续。

  温禾清了清嗓子,缓缓开口。

  “原本的历史上当初颉利可汗攻打契苾部时,族中不少人都主张投降颉利,是他和契苾绀力排众议,坚持归附大唐,因为他知道,只有大唐才能给契苾部一条生路。”

  “归附之后,他主动来到长安为质,这份胆识和决心,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”

  虽然时间线和现在大同小异。

  不过细节上还是有差距的。

  原本的历史上,颉利那可是全盛状态。

  而现在的颉利在会州之战后,算是残了一半了。

  “这些朕都知道。”李世民插话道。

  “但为了部族利益暂时归附,与真正对大唐忠心耿耿,是两回事。”

  “陛下说得是。”

  温禾点头认同。

  “但微臣要说的,是他日后的所作所为。”

  “史料记载,贞观九年,大唐出兵吐谷浑,契苾何力随军出征。”

  “在一次战役中,他率领数百骑兵深入敌境,被吐谷浑的大军包围,当时他身边的部下都劝他投降,说‘我们是胡人,就算投降了吐谷浑,也不会有性命之忧。”

  “可契苾何力当场怒斥那些部下,说‘我深受大唐陛下的恩宠,怎么能背叛陛下?就算战死,也绝不能投降’!”

  说到这里,温禾顿了顿,观察着李世民的反应。

  只见李世民眉头微蹙。

  温禾继续说道。

  “后来,他率领部下奋力死战,箭矢用完了就用刀砍,刀卷刃了就用拳头打,直到唐军主力赶来救援。”

  “战后,陛下您为了嘉奖他的忠心,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,还想将公主许配给他。”

  “可契苾何力却婉拒了,说自己在草原上已有妻子,不能因为富贵就抛弃发妻,你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更加敬重他的品性。”

  “还有一事,贞观十六年,契苾何力奉命回草原安抚族人。薛延陀想拉拢契苾何力背叛大唐,甚至用他的家人要挟他。”

  “薛延陀的首领对他说,只要他愿意归附,就封他为小可汗,与他平分草原。”

  “可契苾何力当场就割下了自己的左耳,对天发誓说‘我契苾何力此生只忠于大唐陛下,若有二心,便如这左耳一般’!”

  “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?”李世民赫然瞪圆了眼睛。

  割耳明志,这在草原上是最郑重的誓言,代表着以生命为赌注的忠诚。

  他征战多年,见过无数忠心的将士,却从未听过有人能为了效忠他国君主,做到如此地步。

  好一个契苾何力啊。

  看来朕没有看错人!

  温禾见状,心中暗喜。

  他果然猜中了李二的心思。

  他最喜欢的便是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。

  当然了,他是那个知己。

  “后来,消息传到长安,陛下你听说后,当即就落下了眼泪,说‘何力对朕的忠心,天地可鉴’。”

  “为了将他救回来,陛下你甚至不惜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与薛延陀谈判,最终才将他平安接回长安。”

  李世民听到这,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。

  “不错,朕自然不会看到忠臣受难。”

  这模样就好像他现在就做了这件事似的。

  好吧,未来的他也是他。

  这一点确实值得李世民骄傲的。

  温禾撇了撇嘴,继续说道。

  “他回到长安后,陛下你便因此更加信任他,甚至任命他为左骁卫大将军,此后,他跟随陛下南征北战,平定高昌、击败龟兹、抵御突厥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”

  “他的儿子契苾明、契苾光,后来也都成为了大唐的名将,为守护大唐的边疆奉献了一生。”

  李世民沉默了许久,殿内的烛火跳动着,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  他深深了吸了一口气。

  他登基以来,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海纳百川的大唐。

  接纳了无数归附的异族部落和人才,却也始终对他们保持着一份警惕。

  他害怕重蹈隋炀帝的覆辙,害怕这些异族人才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。

  当初突厥人便是趁着隋末再起崛起,逐渐强大。

  而后力压关内。

  在李世民看来,这都是因为前隋的纵容,和杨坚父子自视甚高。

  当初明明有机会能够剿灭突厥,可他们却功亏一篑。

  而杨广更是为了找回面子,三征高句丽,导致中原元气大伤,让那草原上的蛮子有了可趁之机。

  在李世民看来,大唐接手的就是前隋的一个大烂摊子。

  看着李世民脸色变了又变,温禾有些疑惑。

  他好像也没有说什么吧,契苾何力这些战功不好嘛?

  怎么看着李世民还这么生气?

  他思索了片刻,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说。

  只听李世民说道:“你继续说吧,之后契苾何力可有对我大唐起了异心?”

  温禾有些无语了。

  “陛下啊,你觉得如果契苾何力日后有什么异心,我会将他收为学生吗?”

  这一点李世民倒是一点都不怀疑。

  比起对异族的厌恶,温禾更胜他一筹。

  也正是因为如此,才会有今天的谈话。

  见李世民眉宇逐渐舒展开来,温禾才笑着继续说道。

  “史料记载,您驾崩之后,契苾何力悲痛欲绝,当场就想自刎殉葬,追随您而去。”

  “当时的皇帝,也就是李……”

  温禾后面那个“治”还没有说出口,李世民的目光已经瞪了过来。

  那眼神满是警告的意思。

  见状温禾硬生生的将那个治吞了下来,干笑了两声后,继续说道。

  “高宗皇帝,哈哈,对,高宗皇帝亲自他阻拦,说‘先帝在临终前特意嘱咐,让你辅佐朕治理天下,你若是死了,就是违背了陛下的遗愿’。”

  “就这样,他才打消了殉葬的念头。”

  “但此后多年,他始终穿着素服,每年陛下的忌日,都会独自一人在祠堂里守着,不吃不喝,直到天明。”

  “啪!”

  李世民猛然站起身来,他屁股下的支踵被他踢飞了出去。

  “忠臣良将啊,这才是真的忠臣良将啊!”

  他的眼眶有些泛红。

  这句话像是一道惊雷,在李世民的心中炸开。

  他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,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

  殉葬,这是何等深沉的忠心!

  即便是他最信任的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,也未必能做到这一步。

  而他面前这个竖子,若是知道他驾崩,最多也只是掉几颗眼泪罢了。

  他征战一生,见过无数人为了权力、富贵而背叛君主。

  从未想过,一个异族将领,竟然会对自己如此忠心耿耿,甚至愿意以死相随。

  这是何等的忠义啊!

  殿内一片寂静,只有李世民沉重的呼吸声。

  过了好半晌,他才缓缓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,有感动,有欣慰。

  “真乃我大唐股肱之臣!”

 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,语气中满是感慨与郑重,声音甚至带着几分哽咽。

  “得此忠臣,是朕之幸,更是大唐之幸!”

  看着他如此激动。

  温禾愕然。

  合着前面都白说了?

  他立了那么多功,你听着一点都不激动。

  因为他要陪着你去死,你居然都快哭了。

  作为后世人,温禾自然理解不了李世民此刻的心情。

  “士为知己者死啊。”

  他长长的叹了一声。

  温禾张了张嘴,正要继续说。

  只见李世民对他摆了摆手,打断了他。

  “不必再说了,朕已然知晓他是何样的人了,不过朕并非揠苗助长。”

  说到这他突然顿了一下,转身看向温禾。

  “他如今是你的学生,朕相信,他会做的比历史上更好。”

  这不是陈述句,而是李世民在询问温禾。

  “会的!”

  温禾神情格外认真的点了点头。

  “嗯,好,朕明白了,你退下吧。”李世民背着身去,朝着御阶那走去。

  他脚步有些轻飘飘的。

  至于这么亢奋吗?

  温禾觉得不至于,可李世民明显心情很不错的样子。

  他刚才也说了,不会揠苗助长。

  那就是他不会因为今天的事情,就提前重用契苾何力。

  可温禾总感觉李二也不会轻拿轻放。

  怕是他忍不住给契苾何力一个甜头。

  果然,第二天朝议刚刚散去。

  高月就急匆匆的出了宫,到了契苾何力的府邸。

  “陛下封契苾何力为襄武县子,并封契苾部可汗。”

  左武卫校场外头。

  温禾正好遇上了下朝的秦琼、程知节二人。

  说是方才朝议上李世民下的旨。

  这可是大唐头一次给一个突厥人爵位。

  而且竟然还是襄武!

  也不怪他们这么吃惊,因为之前得襄武爵位称号的人叫李琛。

  乃是李渊的堂侄。

  不过李琛已经去世了,他儿子李俭虽然袭爵,但在去年的削减宗室后,他的爵位就被收回了。

  襄武这个地方很特别,属于陇右道渭州陇西郡。

  没错,就是陇西李氏的那个陇西。

  而且襄武还是陇西郡的治所。

  寻常是不会封给臣子的。

  温禾记得后来刘师立讨伐河西党项破丑氏后,被封襄武郡公。

  他也是第一个非李氏得此爵位的人。

  而如今陛下竟然将他分给契苾何力。

  可见李世民对他的厚望啊。

  “嘉颖啊,昨日你进宫,陛下和你说了何事,为何突然给契苾何力一个县子的爵位?”

  秦琼不解,即便襄武特殊,可好歹也应该是县公吧。

  别说是他了,方才朝议上,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吓了一跳。

  主要是给了爵位也就罢了,你还封了他做可汗。

  这不等于就是说,突厥人的可汗,和大唐的县子一样吗?

  陛下就不担心突厥人认为这是在羞辱他们。

  温禾闻言,不禁失笑。

  “翼国公,陛下这是将契苾何力当做是咱们大唐人,至于那契苾可汗,也是为了给契苾部一个心安,再说了我不才县伯嘛。”

  那有学生爵位超过老师的。

  当然了话虽然是这么说,但还是得去解释一番。

  要不然契苾部的人只怕也想不到这一点。

  不过这还是等他回去之后再说吧。

  秦琼和程知节虽然还是有些狐疑,不理解为何陛下的转变突然来的这么快。

  但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,这些朝堂上的事情,他们本就不想多管。

  今天他们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。

  “对了,大老黑呢,方才可是一起出宫的,他人去哪了?”

  程知节这才发现尉迟恭不见了。

  “这大老黑这几日也不来和某与二兄商量人选的事情,他莫不是当了吴国公之后,就真的得意洋洋了!”

  他的声音可不小,吼的几十步要都能听得到。

  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那一刻。

  从远处赫然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,紧接着不远处尘土飞扬。

  秦琼眉头顿时锁了起来。

  久经沙场的本能让他瞬间绷紧身体,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佩剑上。

  以他的经验来看。

  面前这支骑兵,至少有百人之多。

  而在他身后的左武卫营门后,赫然出现数十个手持神臂弩的士兵,在极短的时间内,便将他们三人护在身后。

  “程咬金,某来也!”

  只听得前面传来一声大喝。

  温禾赫然看到不远处的地平线方向耸立着一堵高墙,而那高墙正迅速的向着他这边疾驰而来。

  他当即拿起了望远镜。

  果然,前方骑兵使用的正是他之前改良的骑墙战术。

  程知节顿时瞪圆了眼眸,怒吼一声!

  “好你个尉迟敬德,不闷不响的竟然敢来偷师!”

  “你个犬入的,不要脸皮的玩意!”

  而秦琼并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的抬起了手。

  “唰!”

  突然身后的那数十弩兵,迅速上弦,举起了神臂弩,对准了正朝着这边来的尉迟敬德。

  大唐军律。

  擅闯军营者——死!

  不远处,正朝着这边而来的尉迟恭自然看的到眼前这一幕。

  他猛然瞪圆了眼睛,宛如庙宇中的怒目金刚! 《大唐: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》-作者:沉默的脑袋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