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>历史小说>大唐: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>第426章 用你们的全部力气,尽情逃跑吧
  “吁!”

  一声雄浑的长啸划破校场上空,尉迟恭猛地勒紧马缰,胯下的马人立而起,前蹄踏空后重重落地,溅起些许尘土。

  他身后百余骑兵动作整齐划一,同时收缰驻足,停在距离校场营门十几步外的地方。

  这个距离,骑兵若是想冲阵,紧紧只用几息的时间,便可以冲到温禾的面前。

  不过同样的,他们也在神臂弩的射程之外。

  也只需要用几息的时间,就可以射的他们人仰马翻。

  尉迟恭这是明摆着要下马威,可对象是谁?

  绝不是秦琼。

  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在这位翼国公面前放肆。

  答案不言而喻,定然是方才口无遮拦的程知节。想来方才程知节的抱怨,全被这位黑面将军听了去。

  “大老黑!你敢在左武卫校场冲营,是活腻歪了不成!”

  程知节果然炸了毛,撸起袖子就往前冲,一双环眼瞪得像铜铃,嗓门大得震得周围的卫兵都缩了缩脖子。

  尉迟恭重重哼了一声,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,翻身下马时动作利落如虎,径直朝着秦琼走去,把暴跳如雷的程知节彻底晾在一边。

  他身后的骑兵也纷纷下马,整队站立,军容严整,倒真有几分精锐之气。

  秦琼自始至终气定神闲,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他只是微微抬手,对着营门后蓄势待发的弩手沉声道。

  “退下。”

  弩手们依言收弩退去,他才转向尉迟恭,语气平淡无波。

  “吴国公方才此举,何意?”

  尉迟恭喉咙发紧地干咳一声,方才冲营的锐气顿时消了大半。

  在秦琼面前,他向来不敢放肆,只能把目光转向一旁的温禾,找了个蹩脚的借口。

  “不是说今日高阳县伯要来选人吗?某特意带了营中精锐过来,方才不过是演示一番骑阵罢了。”

  他话锋一转,带着几分讨好的笑意补充道。

  “况且高阳县伯那套骑墙战术确实精妙,前些日子某让手下儿郎试过,三倍人数都没能攻破,今日正好让县伯瞧瞧我右武侯卫的底子。”

  说罢,还假惺惺地关切道。

  “方才那阵仗没吓到你吧?”

  温禾看着他脸上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暗自腹诽。

  尉迟恭这五大三粗,笑起来确实比程知节丑多了。

  不过他看着五大三粗,实则心思却细腻。

  不单单偷师了,之前他竟然还比过了。

  这也就是说,在一个月前温禾训练的时候,尉迟恭就已经开始偷学了。

  “吴国公说笑了。”

  温禾拱了拱手,语气云淡风轻。

  “当年会州之战,颉利万骑冲阵的场面,可比方才惊险百倍。”

  “某连那样的阵仗都见过,这点场面算不得什么。”

  玄武门之变,会州之战的尸山血海他都见过了,这点下马威还真吓不到他。

  “好!不愧是陛下看重的人,比某些混不吝的家伙强多了!”

  尉迟恭大笑着上前,蒲扇般的大手猛地拍在温禾肩上。

  温禾下意识想躲,可对方动作太快,只听“啪”的一声,他只觉左肩一沉,一股巨力传来,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,脸色都白了几分。

  这话精准戳中了程知节的肺管子,他跳着脚骂道。

  “大老黑你说谁混不吝!我看你就是找打!”

  说着就挽起袖子要和尉迟恭拼命。

  “怕你不成!”

  尉迟恭转头瞪回去,两人瞬间剑拔弩张,唾沫星子都快溅到对方脸上了。

  “咳。”

  秦琼一声轻咳,声音不大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  尉迟恭和程知节像是被按了暂停键,齐齐僵在原地,虽还怒目相视,却再也不敢往前半步。

  “带这么多人来,做什么?”

  秦琼的目光扫过尉迟恭身后的百人队伍,语气依旧平淡。

  陛下只给了一百个精锐名额,尉迟恭这是把左武侯卫的候选者全带来了。

  尉迟恭讪讪地挠了挠头,眼神躲闪。

  “叔宝兄,某这不是怕带少了,高阳县伯挑不出满意的吗?带百人来,总能选出几个像样的。”

  他这点小心思,秦琼怎会不知?带来的人越多,被选中的概率自然越大。

  秦琼摇了摇头,语气带着几分调侃。

  “陛下常说义贞机敏,如今看来,你这心思也不输他啊。”

  一旁的程知节愣了愣,一时间也不知道秦琼这是在夸他,还是骂他。

  尉迟恭慌忙摆手,装作没听懂的样子,赶紧转移话题。

  “高阳县伯,时候不早了,咱们开始选人吧?”

  “我带来的这些,可都是左武侯卫的顶尖好手,拉出去个个能以一当十!”

  “是不是好手,得比过才知道!”

  程知节冷哼一声。

  “有本事从你左武侯卫挑百人,我右武卫也出百人,咱们比一场,输的人滚蛋!”

  “比就比!谁怕谁!”

  尉迟恭正中下怀,他早就想挫挫程知节的锐气了。

  “要是你输了,以后见了某就得绕道走!”

  秦琼眼中竟也闪过一丝兴致。

  他原本打算从左武卫内部挑选百人组建精锐,如今陛下要求从三卫中选拔。

  若是能借比斗看看三卫的底子,倒也不错。

  毕竟这一个月,左武卫的将士都是温禾亲自操练的,他心里也有些底气。

  “咳!咳!”

  温禾接连两声咳嗽,声音不大,却成功吸引了三人的注意。

  他无奈地看着眼前这三位国公,合着自己这个主考官,被彻底当成空气了?

  “嘉颖也觉得比斗可行?”

  秦琼低头看向他,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。

  “翼国公,选拔自然要比,但比的不是拳脚功夫,也不是骑射技巧,而是天赋,如今时间紧迫,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我们操练了。”

  温禾语气郑重地说道。

  “天赋?”

  秦琼、尉迟恭、程知节三人齐齐愣住,面面相觑。程知节率先开口。

  “什么天赋?难不成是天生神力?那某右武卫有的是好手!”

  尉迟恭也点头附和。

  “便是骑射天赋,我左武侯卫也不输任何人!高阳县伯莫不是故弄玄虚?”

  温禾笑着摇头,缓缓说道。

  “陛下让三位从各自军中选人,原是为了节省时间,可如今看来,三位国公都想让自家将士入选,倒不如不限定人数,只要是三位挑选的将士,都可前往禁苑参加第一项选拔。”

  “哦?”

  三人齐声惊呼,眼中满是诧异,纷纷低头沉思起来。

  这个提议确实超出了他们的预料,却也正中下怀。

  谁不想让自家的将士多些机会?

  秦琼率先反应过来,问道:“不知第一项选拔,究竟是什么?”

  温禾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,慢悠悠地说道。

  “很简单,不过是一场终南山求生罢了。”

  他这话一出,三人更是一头雾水。

  温禾不再卖关子,详细解释道。

  “所有参加考核的将士,每人只带一份炒面,前往终南山,两天内,从山脚爬到山顶,再从山顶返回山脚,就算通过?”

  “就这?”

  尉迟恭皱起眉头,满脸不屑。

  “终南山虽陡,可我麾下将士个个翻山越岭如履平地,全力以赴一日便可往返,这也配叫选拔?”

  程知节难得和尉迟恭站在同一战线。

  “就是!这未免也太儿戏了!莫不是高阳县伯没想出好法子,故意敷衍我们?”

  “当然不止于此。”

  温禾等的就是他们这句话,语气陡然一转。

  “每人需携带三十斤负重,且我会向陛下申请,让左武卫、右武卫、百骑、飞鱼卫的人在沿途围追堵截,被抓到者直接淘汰。”

  “更重要的是,抵达山顶后,需找到我提前放置的令牌,拿到令牌并成功返回山脚,才算真正通过。”

  他顿了顿,看向三人补充道。

  “还需辛苦三位国公,各带一支部队驻守山顶,负责看守令牌,同时监督考核公平。”

  这番话落地,校场瞬间陷入死寂。

  秦琼、尉迟恭、程知节三人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错愕与凝重。

  三十斤负重翻山越岭,还要躲避多支队伍的围追堵截,最后还要找令牌。

  这哪里是选拔士兵,分明是在折腾人!

  “这……这也太难了吧?”

  连尉迟恭都忍不住咋舌,他麾下最精锐的将士,也未必能完成这样的考核。

  “怕是没几个人能通过啊!”

  “我们要选的,本就不是普通士兵,而是精锐中的精锐,是能执行绝境任务的死士!”

  温禾语气铿锵有力。

  “他们未来要面对的,可不是寻常的战场,很有可能是敌后。”

  “若是连这点考核都通不过,如何能担此重任?”

  他目光扫过三人,语气带着几分对未来的期许。

  “而且我有预感,不出十几年,大唐的军队将会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,今日选拔的这些人,将来会成为新军队的骨干,他们必须适应这种极限环境下的作战模式。”

  三人闻言,皆是心头一震。

  温禾突然这么说,难不成收到了什么消息?

  这些年他们确实有耳闻陛下近年一直琢磨着整军之事。

  前两年兵部就递过改革军制的奏疏,只是一算军需耗费。

  便被民部以国库空虚驳回,最后无疾而终。

  难不成陛下又要重提整军?

  秦琼眉峰微蹙,目光沉沉地看向温禾。

  这少年深得陛下信任,定然是提前得了陛下的口风。

  如此说来,这百人精锐的选拔,哪里是简单的组建一支小队,分明是陛下授意的一次尝试?

  尉迟恭和程知节也想到了一处,两人交换了个眼神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笃定。

  难怪温禾敢提出这么严苛的考核方案,原来是有陛下在背后撑腰。

  这样一来,这百人队的分量可就重了,将来多半是要作为整军的样板来培养的。

  三人齐齐点头,那模样一个比一个郑重。

  也就是温禾不知道他们的想法,要不然肯定要哭笑不得了。

  他说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给自己十几年的时间,或许能够带着让大唐完成初步的工业化。

  至少把燧发枪给造出来吧。

  有了热武器的加入,那大唐的军队制度以及打仗模式肯定会有变化。

  “嘉颖所言极是,精锐就该经得住磨砺。”

  秦琼率先表态,银甲在残阳下泛着冷光。

  “某同意这个考核!”

  尉迟恭拍着大腿附和。

  “要我说这才像话,软骨头怎么能被称为精锐呢!”

  程知节也梗着脖子点头,虽没说话,那神情却明摆着也是认同的意思。

  “既然如此,我等便联袂具劄上奏陛下。”

  秦琼看向两人,语气沉稳。

  “若陛下允准,三卫便各选百人参与考核,如何?”

  “好!”

  尉迟恭和程知节异口同声,这事关自家的颜面,自然不会反对。

  当下三人便移步校场营房,由秦琼主笔撰写劄子。

  末了递给程知节和尉迟恭。

  温禾本打算站在一旁候着,毕竟这是三位国公与陛下的奏对,他一个县伯本没资格署名。

  可秦琼却执意将笔递给他。

  “嘉颖乃此方案的提出者,理当署名,况且有你在,陛下看了也更放心。”

  温禾无奈,只好接过笔,在三人署名后添上自己的名字。

  这事确实需要李世民点头。

  长安乃帝都,别说调动数千人参与围追堵截,便是百骑在校场操练都要报备金吾卫。

  温禾的方案里,要动用左武卫、右武卫、百骑、飞鱼卫,动静之大足够吓死人了。

  若没有皇帝授意,分分钟会被御史弹劾私调兵马,意图不轨。

  劄子由秦琼的亲卫快马送进宫中,不过一个时辰,便传到了立政殿的御案上。

  李世民正批阅着西域送来的奏报,见是秦琼三人联名的劄子,还附了温禾的署名,不由得挑了挑眉,随手展开。

  越看,李世民的眼睛越亮,读到考核细节时,他忍不住拍了下御案,笑道。

  “这温嘉颖,鬼点子当真是层出不穷!”

  一旁侍立的高月连忙上前。

  “陛下,如此多的兵马,只怕是动静不小。”

  “动静不小便不小吧,长安安静太久了,该有些动静了。”

  李世民看着着劄子上的考核方案,眼中闪过一丝兴致。

  “这样的选拔法子,不错,日后我大唐的兵马若是人人都能如此,那天下何人能敌?”

  他顿了顿,又沉吟道。

  “不过全军推广还需时日,先看这百人队能选出多少可用之才。”

  他知道,这样方法练出的兵,可不单单是训练那么简单。

  需要大把的金银啊。

  要知道如今大唐骑兵虽多,可是真正称的上是精锐的,只有玄甲卫、天策军。

  而他们的实力之所以强悍。

  那都是靠着钱堆出来的。

  高月刚要记下,却见李世民站起身,活动了下筋骨。

  “朕打算要亲自去看看。”

  高月吓了一跳。

  “陛下,终南山虽近,毕竟是在长安之外,龙体为重啊!”

  “朕刀山火海都过来了,还担心那些个宵小?”

  李世民摆了摆手,语气带着几分期待。

  “传朕旨意,召李靖、段志玄、敬君弘等在长安的十卫大将军,两日后随朕前往终南山!”

  高月不敢多劝,连忙躬身领旨。

  他心里清楚,陛下这是被温禾的新法子勾起了兴致。

  而且这一次出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,陛下亲自去看看也在情理之中。

  只是这动静,怕是要让长安城内的不少人只怕是坐不住了。

  两日后清晨,终南山脚下。

  秦琼、尉迟恭、程知节带着三卫选出的三百将士早已等候在此。

  温禾正站在队伍前,给负责围追堵截的将领们交代注意事项。

  “记住,只可拦截,不可伤筋动骨,千万别闹出人命来……”

  温禾的话还没说完,就见远处烟尘滚滚,一队皇家仪仗缓缓驶来,明黄色的龙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。

  “圣人驾临!”

  高月的唱喏声穿透晨雾,响彻山谷。

  秦琼三人脸色骤变,连忙带着众将士跪伏在地。

  “臣等恭迎陛下圣安!”

  温禾也跟着行礼。

  李二还真的来了?

  虽然他之前有猜想,但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大张旗鼓的。

  李世民下了龙辇,快步走上前来,亲手扶起秦琼。

  “圣躬安。”

  “朕今日是来旁观的,不必多礼。”

  他的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将士,最后落在温禾身上,笑着调侃。

  “这一次动静可不小,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,看朕如何教训你。”

  “额,陛下宽心,一定让你看的满意。”

  温禾干笑了两声。

  心中腹诽着。

  好端端的选拔,在李世民眼里怎么变成看戏了。

  李世民“嗯”了一声,点了点头。

  便领头带着人朝着前面走去。

  高月正带着人在那边布置。

  李世民一走,程知节凑了过来,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。

  “嘉颖,陛下怎么来了?你咋不提前说一声!”

  温禾无奈地耸肩。

  “宿国公,你问我,我还想问你呢。”

  他看向李世民身后,只见李靖、段志玄等十位卫大将军齐齐站在一旁,个个神色肃穆。

  这哪里是观礼,分明是一场全军高层的现场观摩会!

  李世民显然没打算追究众人的错愕,他走到三百将士面前,声音洪亮。

  “今日的考核,胜者入选,朕亲自赐刀!败者也无需气馁,回去好生操练,日后还有机会!”

  将士们闻言,齐声高呼:“陛下万岁!”

  山谷间回声激荡,士气瞬间高涨到了极点。

  秦琼走到温禾身边,低声道。

  “看来陛下对这百人队寄予厚望啊。”

  他的目光扫过十位大将军,心里笃定。

  陛下这是要借这次考核,给全军改革探路。

  否则为何带着这些人都来了。

  温禾干笑了两声,觉得有点头疼。

  李世民搞出这么大的这阵仗,倒是让他有些骑虎难下了。

  李二他如果没来。

  今天最出风头的应该是他吧。

  好端端的不在皇城内,跑出来作甚?

  另一边,李世民在将士们的簇拥下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  等他坐下后,让高月来叫温禾。

  等温禾来到他面前,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问道。

  “这考核何时开始啊,可是要等吉时?”

  他说罢,身旁那些大将军都笑了起来。

  “陛下,等一会将东西都发完后,便可开始了。”

  “嗯,今日朕和众爱卿都是来观赏的,你不必在乎我等,自行开始吧。”

  这话等于是放权了。

  周围的人,看着温禾的目光都变了变。

  只有温禾,不怎么在意。

  向着李世民行了礼后,他便匆匆下了观礼台,来到那些将士的面前。

  “我想你们都应该知道今天来的目的了,所以我也不想多赘述,不过我要重申一遍,接下来两天,你们将面临数千人的围追堵截,若是有觉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,现在可以退出,我保证没有人会责怪你们!”

  温禾站在那,看着面前的三百士兵。

  其实他知道,不可能有人退出的。

  即便刚才有意愿,但李世民的到来,让他们没有选择。

 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,温禾才开口。

  “好,那么现在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,用你们的全部力气,尽情逃跑吧!” 《大唐: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》-作者:沉默的脑袋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